除上述十個參數(shù)外,百度自2011年5月20日起記錄用戶在搜索框中的輸入時間,稱為輸入。
名稱輸入表示輸入時間參數(shù)值大于等于0
從搜索框輸入/修改字符串按“百度一次”這段時間百度用輸入記錄,其單位為毫秒,出現(xiàn)在搜索結果的網(wǎng)址末尾。一種理論認為,搜索框輸入的耗時功能可能是防止點擊次數(shù),因為機器輸入的時間幅度很窄,而手工輸入的時間幅度很寬。由于JavaScript的編寫,百度主頁會自動在搜索框中定位光標。只有用鼠標/手指等非鍵盤操作單擊“搜索”按鈕,才能對輸入進行計數(shù)。如果百度首頁只使用鍵盤進行搜索,就不會有輸入費時的參數(shù)。一般來說,百度也很難統(tǒng)計浩123等導航站或瀏覽器搜索欄的耗時投入。只有當用戶繼續(xù)在標題搜索框(rsv_bp=1)中輸入時,百度才能夠計算出更準確的輸入時間,而不必考慮鼠標和鍵盤。另外,為了節(jié)省加載時間,百度沒有在頁腳搜索框中添加輸入時間功能。單獨計算輸入的耗時參數(shù)是沒有意義的。只有根據(jù)關鍵字(WD)、搜索表單(f)等參數(shù),了解使用哪種設備(臺式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以及每個搜索表單采用不同輸入方法搜索關鍵字平均耗時后客戶端的屬性,才有意義。一般來說,對于同一個搜索詞,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的輸入時間較短,而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輸入時間較多。
在特殊情況下,inputt=0,很可能用戶在標題搜索框中按了兩次以上的Enter鍵(rsv_bp=1),或者連續(xù)兩次以上單擊“百度點擊”按鈕,這需要在判斷中特別指出。